果冻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果冻阅读 > 重生成夫君的白月光 > 第23章 我居北海君南海

第23章 我居北海君南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国庆虽然是长假,但一眨眼就过完了。

空着手回来的周墨提着个满满当当的箱子上了飞机,黎光霁恋恋不舍地摆着手,数着下次假期还有多久。

从高中开始,周墨就能在想法还没清晰的时候找到大方向,她一向走得很快,所以经常很忙,每天安排得满满当当,尤其是到新环境的时候。

黎光霁心里清楚,只是周末这样的短暂休息时间,她在家里是等不到周墨的。

假期返校那天,辅导员黄星南要求开班会,周墨站在讲台上点名,他盯着她在名单上勾画,没请假的情况下没到的人第二天早上要去他办公室说明情况。

黄星南要一个班接一个班地查人数,查完就放大家回宿舍。

秦灵素急急忙忙地从高铁站赶回学校,扔下行李箱就来了教室,忍不住小声抱怨:“今天还在放假呢,在校外又能怎么样。”

周墨提起包往外走:“别不高兴了,给你们带了礼物,准备等你回来一起给的。”

秦灵素立刻把不愉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什么呀什么呀?是江市特产吗?”

周墨任秦灵素去猜,秦灵素没得到肯定的回答拉着戴北湖和吴晓珂一起猜,周墨守口如瓶,一个字都没透露。

回到宿舍,周墨给她们每个人递了个信封。

“神神秘秘的。”秦灵素拆开后声音不可抑制地高了起来,“我担签名照!”

秦灵素搂着周墨,话说得颠三倒四。

周墨微不可察地抿了一下嘴,秦灵素的动作太过亲密了。

戴北湖和吴晓珂同样喜形于色,向周墨道谢。

周墨眉眼弯弯:“你们喜欢就好,我先去洗澡了。”

秦灵素松开她:“好嘞好嘞,我要好好拍照发朋友圈。大小姐,我会拥护你一辈子!”

花洒里流下来的水冲掉了周墨思绪的混沌,让她变得更加清醒。

国庆假期期间,周墨完全给自己放了假,回到学校,她要思考拔尖计划了。

周墨返校的时间早,约胡照冰一起吃晚饭,向她咨询拔尖计划的详情。

文件是公开的,要找到并不难,但问有经验的人能了解得更细致。

胡照冰和周墨很投缘,对周墨知无不言,优缺点也全部告诉了她。

“一般来说都是在大一下学期的五月份发公告,学生自己申请,学院择优录取。一年的时间不长,但是足够让自己认识清楚自己是不是想走学术,有没有走学术的能力。

如果只是想保研,那选不选都无所谓了。拔尖计划的学生是单独排名的,期末的重点不在考试而在论文,拿高分反而比普通考试难。保研率确实很高,但每年都有无法适应学习而被书面劝退或者自己选择退出的人。

无论是选择文学还是理论,都需要阅读大量文献,实话说这个过程有点枯燥。如果你真的想看看自己适不适合,不如先去翻翻教材注释里的那些书,看看有没有论文想法。

不过你不用太着急,论文写作课才刚开始,你的大学也才刚开始,可以先看看自己喜欢哪个方向。”

周墨认真思考着胡照冰的话,决定先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她无比清楚自己,兴趣不一定持久,但没兴趣的东西是怎么都不会有兴趣的。

等她从浴室出来的时候,秦灵素已经把她收到的礼物发了所有社交平台。

周墨看了眼文案,没提到自己,安心地爬上床看书。

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学院制作的一本必读书目手册,周墨打算从感兴趣的开始看。

周墨不能保证自己有做学术的能力和兴趣,但尝试后才知道。

余孟言还没放学,老师们默契地用晚自习来讲放假前考的试卷,节省出第二天上课的时间。

他没再收到过周墨的留言,对着日历猜测着周墨再次回到江市的时间。

高三的时间既漫长又短暂,在埋头做题和抬头听课间,余孟言身上的衣服越来越厚,试卷也堆得越来越高。

他希望自己上考场的时候能更有把握一点,或许是因为这个想法,他很少感到疲倦。

京市的初雪比往年来得早一点,周墨没看天气预报,被困在了图书馆。

秦灵素撑着伞来接周墨,还带了一双手套,连着周墨的伞一起递了过去。

“你手套就在桌上,我就一起拿过来了。”

周墨前天收到黎光霁寄来的玉米手套,洗好晾干后立在桌上充当玉米摆件,没想到这么快就派上了用场。

“有妹妹真好。”秦灵素感慨着,“帽子、围巾、手套一个不落。”

周墨反驳:“是我有我妹妹真好。”

黎光霁大学后有了更多时间去玩毛线,钩针和毛线针都得心应手,群里经常能看到她的作品。

她给周墨钩的玩偶放在周墨房间,防寒三件套通通寄到了京市。

颜色鲜艳明亮,分外显眼。

周墨衣柜里的颜色从高中起逐渐增加了其他的颜色,不知不觉间亮色占据了更多的位置,陈紫书只觉得周墨是青春期审美发生了变化。

在陈紫书看来,周墨和黎光霁这样朝气蓬勃的年龄,就应该穿得五彩缤纷。

秦灵素忍不住拍下周墨戴着玉米手套拿伞的照片,随后发给了她:“可以给你妹妹看上手照了。”

周墨把照片转发到群里,关上手机。

秦灵素是没怎么见过雪的南方人,一路都忍不住把手伸出伞外去接雪,让周墨想起黎光霁。

周墨把她的手拉回来:“小心冻着,等雪停再好好玩,京市的雪能积起来堆雪人、打雪仗。再说,冬天才刚开始,没准到了后面,你只会觉得下雪天耽误出门。”

“不会的。”秦灵素信誓旦旦,“你根本不懂没玩过雪的南方人对雪的向往,就是下雪我也愿意天天玩。”

周墨相信秦灵素的活力,但她已经见过另一个对雪向往的人。

黎光霁虽然每次看到雪都忍不住开心,但每次都用不了多久带着冻得通红的手跑回家,无一例外。

“墨墨,江市不也是南方吗?你们那里下雪吗?”秦灵素好奇地问。

周墨回忆起江市的冬天:“江市是南方,但是在南方里又是偏北的地方,每年都会下雪,不过没有京市的雪大。我妹妹和你一样,每次看见雪都忍不住想出去玩。”

秦灵素疑惑地扭过头:“你妹妹玩那么多年都没玩腻吗?”

周墨觉得从头开始解释身世很麻烦,只说妹妹小时候不住在家里。

秦灵素没有追问,注意力又回到了雪景上:“明天出去玩吧,京市很多地方下雪了特别适合拍照,一下雪就像穿越了一样。”

周墨答应下来,随口一说的秦灵素却大吃一惊:“我刚刚是听错了吗?”

“这么惊讶干什么?我平时也出门玩的啊。”周墨语气平淡,陈述着事实。

“我记得你最近很忙啊,天天泡图书馆,居然愿意出门。”

周墨已经决定要报名拔尖计划,如果有论文成功或者可行的研究计划,入选的概率会大一些。老师上课有时会提到论文方向,推荐大家去研究、尝试写作,听讲座也是一样。

她就是在不同方向的讲座里确定了自己有兴趣的方向,相较于语言学,她对文学更感兴趣,文学中的兴趣更倾向于古代文学。于是她把文学史草草翻了一遍,划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范围,去读相关论文,竟然真的有了初步想法。粗糙的构想和老师沟通后更加明晰,方向的确可行,她便一头钻进了图书馆,想把大纲列出来。

“论文大纲差不多了,但是想写初稿还得看很多资料。过两天就到十二月,有英语四级、选修课结课作业,期末复习也要提上日程。”周墨细数着忙碌的十二月,“对比了一下,出去玩宜早不宜迟,干脆就明天吧。”

秦灵素捂住耳朵:“我刚刚什么都没有听见,我拒绝!我不接受!”

周墨扶住差点掉下来的伞:“不接受就不接受吧,明天中午别睡了,直接出去。”

“那我们是在食堂吃还是出去吃?还是先回去问问北湖和晓珂去不去吧。”

秦灵素片刻都等不及,直接在宿舍群里发语言,同时加快了回去的脚步。

周墨喊住她:“你吃饭了吗?我要去食堂。”

“我们带回宿舍吃吧。”秦灵素眼巴巴地看着周墨。

“可以啊,你确定她们在宿舍而不是在教室或者自习室?”

秦灵素语气肯定:“确定确定,我在楼下碰见她们的,估计现在还没吃好。我们去买饭回宿舍吃好不好,我想快点回去。”

“好好好。”周墨把衣领拉起来,挡住灌进脖子里的风,“回宿舍再说,外面冷。”

正如秦灵素所料,她和周墨回到宿舍的时候,戴北湖和吴晓珂还在吃饭,香味扑面而来。

戴北湖按下暂停,转头问秦灵素:“明天是要去哪儿玩?”

“去博物院吧,白雪红墙,多有氛围感。”秦灵素忍不住搓手,“我们可以去做妆造,一键穿越。”

戴北湖想象了一下:“好啊,不过我们临时能找到做妆造的吗?我有汉服但是只会做简单发型,化妆水平也一般。”

“大家一起找找应该能找到吧,我现在就发树洞问问,看看有没有人推荐。摄影师就不用了吧,我们可以自己拍照。”

吴晓珂赞同:“我也觉得我们自己拍照就行,不用找摄影师。”

周墨主动请缨:“我不想做妆造,带相机给大家拍照吧。”

“啊?真的不做吗?”秦灵素试图让周墨改变主意,“我们四个人整整齐齐的不好吗?高挑的人穿汉服特别好看,你试试嘛。”

周墨笑着婉拒:“我日常装拍照也不会难看的。”

秦灵素只得作罢。

周墨照例把晚饭拍照发群里,才看见周梧在群里向黎光霁要手套。

「我的呢我的呢我的呢」

「德国也下雪,我也要手套」

周逸看热闹不嫌事大,不经意间往群里发了张戴着围巾的自拍。

「原来有人没有啊」

周梧对他毫不客气。

「丑死了,我说的是脸」

黎光霁姗姗来迟,晒出寄件信息。

「在路上了,怎么可能忘了你」

周墨翻完了三个人的斗嘴,她这个无意间惹起“腥风血雨”的始作俑者一言不发,转向另一个四人群。

「明天出去玩,等着我的风景照吧」

祝嘉乐立刻回复。

「风景里有你吗?没你我不看」

「没有,是纯风景」

「有我送的手套吗?有我送的围巾吗?有我送的帽子吗?」

「可以单拍一张」

「不能为了我单拍一张有你的风景照吗」

「可以」

「在我的手套没到之前我不会在群里说一句话」

「不止手套」

「在东西没到之前我不会在群里说一句话」

周墨觉得好笑,也为周梧没被学业磋磨性格而高兴。

她近来看文献偶尔会生出一点走神的心思,中文文献都这样,周梧看的德语和英语文献岂不是更磨人。

大数据一向是看过什么就把什么加倍地推到首页,周墨才逐渐了解德国留学。

周梧表面上嘻嘻哈哈,其实也是个报喜不报忧的性格,吐槽起来一大片,实际上都是她们能想到的语言和饮食方面的不适用,学业上的通通一笔带过,哪怕那才是更大的苦头。

周墨看文献的时候经常想起周梧,不知道周梧正在看什么文献。

文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有交叉,没准哪一天她们就看到了同一个学者的名字。

周墨预约好四个人的门票后取出相机电池充电,想来两块电池总能尽情拍照一下午。

做足了准备后,周墨继续看下午没看完的书。

随着期末临近,她越来越觉得时间不够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