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宛的形迹,是从张骞时开始发现了解的。
张骞,是汉中人,建元年间被选为郎官。
当时天子向投降的匈奴人询问情况,都说匈奴将月氏王打败,用他的头颅当作饮酒的器皿,月氏人逃得很远,心中一直对匈奴非常怨恨,但是没有人和他们联合起来攻打匈奴。
当时汉朝正打算灭掉匈奴,听到了这些情况,就想派使者联系月氏人。
但是,前往月氏必须要经过匈奴境内,于是朝廷就招募一位能够担当使者的人。
张骞便以郎官的身份去应征,被派出使月氏,他和堂邑侯家的一个名叫甘父的匈奴奴隶一起从陇西出发了。
在路过匈奴境内的时候,他们被匈奴人抓住,送到了单于那里。
单于将他们扣留,说道:“月氏在我的北面,汉朝怎么能派使者去呢?我想派人出使越池,汉朝能听任我这样做么?”
就这样张骞被匈奴扣留羁押了十多年,匈奴人给他娶妻,还生了儿子,但是张骞手握汉朝的节杖没有失去。
在匈奴居留期间,匈奴对他的看管越来越松,张骞于是就抓住一个机会,带着随从逃往月氏。他们向西走了几十天,终于到了大宛。
大宛王早就听说过汉朝物产富饶,想要和汉朝来往但却一直没能如愿,因此他见了张骞很高兴,就问他道:“你要到哪里去?”
张骞回答:“我作为汉朝的使者要出使月氏,却被匈奴人扣留。如今我逃了出来,希望大王您派人为我引路,送我去月氏。如果我能到那里,在返回汉朝之后,汉朝肯定会送给您数不胜数的财物。”
大宛王表示赞同,就派人一路护送张骞前往康居,同时还安排了向导和翻译。到达康居后,康居又辗转将张骞送到大月氏。
当时大月氏王已经被匈奴所杀,他的太子被立为王。将大夏国征服以后,月氏人在那里定居下来,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又很少有贼寇,百姓安居乐业,大月氏王认为自己离汉朝太远了,所以没有一点儿想向匈奴复仇的意思。
张骞从月氏到大夏,没能掌握月氏的真正动向。
张骞在月氏停留了一年多,然后回国。
他沿着南山东行,打算从羌人地区穿过回到长安,但是又被匈奴人抓住。他又在匈奴滞留了一年多,单于去世了,左谷蠡王出兵攻打单于的太子,自立为单于。
匈奴发生了内乱,于是张骞带着自己的匈奴妻子还有堂邑父一同逃回了汉朝。
汉朝任命张骞为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张骞为人坚强有毅力,待人宽厚,让人信服,所以蛮夷人都喜欢他。
堂邑父原本是胡人,擅长射箭,陷入困顿的时候就射些飞禽走兽充饥。
当初,张骞出发的时候有一百多人,离开十三年,只有他和堂邑父两人回来了。
张骞亲自去过的地方有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还听说这些国家周围还有五、六个大国,他把这些情况一一向天子汇报。张骞说:
大宛在匈奴的西南方,在汉朝的正西方,距离汉朝约有一万里。他们的习俗是定居,耕田,种植稻和麦。酿有葡萄酒。当地出产良马,马出汗如血,它们的祖先是天马之子。
他们那里建有城镇和住屋。归属于大宛的城池大大小小有七十多座,百姓约有几十万。他们使用的兵器是弓和矛,擅长骑马射箭。
大宛的北边是康居,西面是大月氏,西南边是大夏,东北边是乌孙,东面是扜罙、于窴。
于窴的西边,水都向西流,注入青海湖;于窴东边的水则都向东流,注入盐泽。
盐泽的水在地下潜行,它的南边就是黄河的源头。那里盛产玉石,黄河水流向中原。楼兰、姑师这些地方都建有城郭,靠近盐泽。
盐泽距离长安约有五千里。
匈奴的右翼占据着盐泽以东的土地,一直到陇西长城,南边和羌接壤,阻住了汉朝西去的道路。
乌孙位于大宛的东北约二千里的地方,那里的人民不定居,过着游牧的生活,和匈奴的习俗相同。有几万名弓箭手,勇勐善战。
以前乌孙臣服匈奴,后来逐渐强大了起来,就和匈奴保持著名义上的隶属关系,却再也不愿去朝拜匈奴了。
康居位于大宛西北边大约二千里的地方,那里的人民不定居,在习俗上和大月氏基本相同。有□□万名弓箭手,和大宛国相邻。国家很小,南边臣服于月氏,东边臣服于匈奴。
奄蔡位于康居西北方大约二千里的地方,那里的人民不定居,和康居的习俗基本相同。有十余万弓箭手,紧邻一望无际的大洼地,没有山崖,大概那就是北海吧。
大月氏位于大宛西边约二三千里的地方,靠近妫水的北面。它的南边是大夏,西边是安息,北边是康居。
百姓不定居,跟随牲畜迁徙,和匈奴风俗相同。约有一二十万弓箭手。
大月氏曾经很强大,轻视匈奴,等到冒顿被拥立为单于时,匈奴打败了月氏。
到了老上单于时,匈奴将月氏王杀死,用他的头颅作为饮酒器皿。
原本月氏在敦煌、祁连之间生活,后来为匈奴打败,于是迁到更远的地方,经过宛,向西进攻大夏并使它臣服,于是就在妫水的北面建都,并设立王庭。
没有跟着西行的一小部分人,留下来守卫着南山和羌人居住的地方,被称为小月氏。
安息位于大月氏(dà yuè zhī)西边约几千里的地方。那里的百姓过着定居的生活,耕田,种植稻和麦,酿有葡萄酒。
安息的城镇和大宛一样。附属于它的城镇大大小小有几百座,国土方圆几千里,是最大的国家。安息紧挨着妫(guī)水,有集市,百姓经商用车辆和船只运送货物到附近的国家甚至是几千里以外的地方。
安息这个国家用银作为货币,钱币上铸有国王的肖像,国王死了就要更换钱币,再铸上新国王的肖像。
在皮革上横着写书信、做记录。
安息的西边是条枝,北边有奄(yǎn)蔡、黎轩。
条枝位于安息西面几千里的地方,临近西海。气候炎热、潮湿。百姓从事农耕,种植水稻。那里出产一种大鸟,产的蛋大如酒瓮。人口很多,一般有小君主,在安息的役使管辖之下,将它们视为外围国家。条枝的国人擅长魔术。安息长老相传条枝有弱水、西王母,但是从来没有见过。
大夏位于大宛西南面二千多里的地方,在妫水的南边。那的百姓过着定居的生活,建有城郭住屋,和大宛的习俗相同。
这里也没有大君主,往往是在城邑设有小君主。这个国家军事力量很弱小,害怕打仗。这里的人善于经商。后来大月氏西迁的时候,将它打败,又统治了整个大夏国。
大夏人口很多,大约有一百多万。大夏的国都叫蓝市城,有贩卖各种货物的集市。大夏国的东南边有身毒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