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果冻阅读 > 一湖金 > 第53章 第 53 章

第53章 第 5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赭石城的回信姗姗来迟,让人在收到信时就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果然,看完信后,博嘉缓缓放下了信笺。

“你父亲怎么说?他们何时动身上来?”博夫人看着他问。

博嘉的神情是一种不打算回避的平静:“父亲说,他们打算年后再上来。”

博夫人皱眉,劈手将信拿了过去,三两眼扫完,信里说,博彤的嫁妆已经备了一部分,这个时候兴师动众的从赭石城上来,若是遇上大雪封路,反而不美。金银首饰器皿等,只要定了样子,打造起来不消一个月。喜服被褥床帐等等这些,找齐了人手,做起来也快得很。再者,隆冬大雪,就是过来了,也不过是留在都护城的宅子里,什么也做不了,不如明年再上来。

最后,博彤在博家的最后一个年是一定要过的,除夕祭祖时博嘉当然更要在场,因此,收到这封信后,二人务必尽早动身,返回赭石城。

信写得很长,满篇说的都是道理。可同样身为当家主母,博夫人太清楚这满篇道理背后,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她笑了,放下信说:“原来博彤在家时,你们就是这么对她的。”

满口道理,唯独没有一点真心,只有慢待,只有敷衍。

博嘉知道姑姑的这句你们指的到底是谁,他半垂着头,沉沉坐着,没有任何言语。

博夫人也懒得再同他说什么,鸠占鹊巢就在眼前,还指望人流两滴眼泪以示难过吗?真是没得叫人恶心!

“既然叫你回,那你就回罢。博彤就留在我这里,她是我博氏一族的女子,她的嫁妆,既然有人不肯给她好好办,我也自然有办法叫她风风光光出嫁!”

博嘉慢慢抬起头,眼底一片通红:“姑姑,您不必如此说,彤儿的嫁妆家里肯定会好好给她办,我…待彤儿一片真心!”

博夫人微微一笑,看着这个半道出现的侄子,道:“博嘉,真心这回事,口头说说,向来最是容易。”

博嘉脸颊一抖,缓缓闭上了双眼,他知道,姑姑说得对。

许多画面就这么从眼前划过:那个人去楼空的小院,北门外渐渐远去的车马,和母亲的冷战,父亲的为难,他砸了笔墨换来的出书斋的机会,市井楼台,弦歌台榭,他观察,琢磨,学习,学着世事洞明,理着人情世故,他希望自己能够理事,他要求自己在家中成为一个说得上话的人。

他成功了。上来之前,他和父亲说起博彤备嫁之事,一切都很妥当,对他的建议父亲无不允可,他这才放心出了门,可现在他知道,自己天真了。不过一封信的来回,所有一切都化作了泡影,母亲又牢牢拿住了父亲,牢牢拿住了家里的一切。

可笑,真可笑,一种耗尽心血,也不过付之东流的可笑!

他缓缓站了起来,一张脸上唯有眼睫眉毛是黑的,如同大雪封江的古画,唯有一两株枯树,提示着苦寒。他沉默不语,行了一礼,转身退了出去。

博夫人坐在堂上,冷冷看着这一幕。

仿佛预想到一封信可能作用不大,接下来几天,第二封,第三封来自赭石城的信接连送到了丞相府。博夫人一封都没有看,原封不动的叫人送去了前院,也并不问这些信里都写了什么,就这么冷眼看着,仿佛府里早已没有了博嘉这个人。

博彤发觉了这种变化。去庆亲王府接她的那天晚上,博嘉说过要带她回家,后来这件事不了了之,博彤就知道,事情一定有了变化。她只是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变化让姑姑冷脸,博嘉匿身。

她终于唤来了冬青:“随我去一趟正院。”

正院里,姑姑金刀阔马,当仁不让:“我已经同你父亲说了,你的嫁妆,要是他们不想好好办,告诉我,我自来给你准备。至于博嘉,他要回去,便由他去。”

博彤明白了。她垂下头,慢慢笑了起来。

年初她离开家的时候,对父亲说她已经长大了,总要向外走去,她不可能一辈子留在常平伯府。她没有后悔,也并不是赌气,但常平伯府毕竟是她的家,虽然她终将连根拔起,但眷念始终是一种本能。

可现在,这眷念似乎也成了笑话。

她笑着,没有继续问下去。

****

博夫人的冷淡是一种无声的逐客令,更是一截虽然有些难堪却能就势下坡的台阶,博嘉都懂,可他不需要这样的台阶。

“侄儿冒昧,可能还要打扰姑姑和姑父,不知姑姑能否再容留侄儿一段时间?”多日的冷眼下,博嘉依然沉静。

博夫人淡淡看着他。“容留多久?”她问。

“至明年开春。”博嘉说。

博夫人的表情终于有了一丝变化,她神色复杂,问:“你想好了?”

“想好了。我既然来了,便不能让彤儿一个人留在都护城。”

看着他沉稳模样,博夫人心底那点火气终于下去了一点,然而博嘉所思所想,比她以为的要深,要广。

“关于彤儿的嫁妆,侄儿想请姑姑按照都护城的标准帮忙拟一个单子出来。有些精巧细致,需要时间制作的,侄儿想趁这段时间提前预定起来。”

“你身上带了足够的银钱?”博夫人忍不住问。

“带了一些,但估计是不够的。正好侄儿也想问问,都护城的商事行,可以认鉴赊账吗?”

所谓认鉴赊账,是指拿着印鉴盖章,当做凭证,提前取走货物,到约定时节拢总会账的交易方式。

博夫人并不说行,也不说不行,而是继续问:“你打算用谁的印鉴?你父亲的?”

博嘉微微一笑:“自然是小侄自己的。父亲的印鉴此次我并没有带出来。”

博夫人缓缓放下了心。她看着面前这个高大沉静的青年,愠怒之余,终于从他身上看出了一点挣扎与尝试的痕迹来。

他在努力尝试,想要践行他对博彤的真心。

也许是对青年人独有的宽容,博夫人彻底放缓了语气:“都护城的商事行自然可以认鉴赊账,只是常平伯府并未在都护城长居过,你的印鉴要想有人认,恐怕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

这种一种委婉的说法。博嘉沉默下来。

“不过你既然要留下来,也未必就没有事可做。我会依照都护城的行情,拟一份嫁妆单子出来,届时你可以多比较比较,提前打个谱。”

博嘉起身拱手,道了一声谢。

看着他瘦削宽阔的肩膀,以及眉间的沉郁,博夫人终于忍不住指点道:“要想真正当家理事,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只有你自己手上有钱,说话做事才不至于让人一句话就否了下去。”

博嘉沉默着道了一声谢:“多谢姑姑指点。”

“去罢。安安心心住下来,只要你真心想留,想住多长时间就住多长时间。”

博嘉再次道谢,转身离去。

正院门外,月光一样的日光在风中荡漾,博嘉停下脚步,向博彤院落的方向看了过去。

层层院落,绿墙青瓦,寂静无言。

院落里,屋檐下,已经有了丝丝寒气,夹袄早已换上,冬青更是早早为博彤生起了手炉,只是博彤不怎么用。她盘腿坐在榻上,两只手空空的,正看着冬青带着小丫头做针线。

冬青是个操心的命,见她坐着许久不动,放下针线,起身试了试手炉,说:“这会儿凉了一点儿,小娘子再试试?”

说着,把手炉放在了博彤手中。

手炉小巧圆润,银质花纹旁有一层淡淡的红色,这是经年使用磨出来的颜色。“确实冷了一点儿。”博彤说。

“小娘子,今年我们还回赭石城吗?”冬青问。

“不回。”博彤说。

冬青不再说话,忽然门外传来问话声,“冬青在吗?表公子过来了。”冬青一惊,放下针线迎了出去,“在的,请进。”

原来问话的是博夫人身边的侍女。她原本要带博嘉出去,却转道来了这里。

冬青喊了一声大公子,把人引了进来。收拾好针线,带着小丫头们下去倒茶,之后把博夫人的侍女请到一旁说话喝茶去了。

手炉的温度进一步降低,混合着银的质地,给人一种半温半凉的感觉。博彤轻轻摩挲了一回,终究放了下来。

她坐着不动,问:“找我有事?”

博嘉没有说话,他抽过一张矮凳,倾身坐在了博彤面前。这样未免靠得过近,但也许是博嘉半仰着头的姿势太过动人,博彤眼眸半垂,看着他,没有移动。

博嘉看着这张近在咫尺的美人面,她眉眼低垂,嘴角眉梢都是清冷。别人眼中的博彤也许张扬骄纵,可他眼中的博彤永远清冷,永远倔强,永远让人想要好好保护。

“父亲母亲他们,打算开春后再上来。刚刚我去见了姑姑,请姑姑按照都护城的规矩,帮忙列一张嫁妆单子,到时候我会比着单子在城内各商行进行比较,若是有能预定的,便先定下来。你放心,你的嫁妆,一定不会敷衍了事。”

博彤看着他的嘴唇,终于目光上移,看入他的眼中:“你不回去?”

“不回。”博嘉说,“你在这里,我怎么能回去?”

说着,他轻轻拉过博彤的手,嘴唇印了上去。肌肤相触的一瞬,博彤轻轻一颤,那是几乎灼热般的触感,没有半分温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