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大夫韩安国,是梁国成安县人,后来全家搬到睢阳县。他曾经在驺县田先生的家中学习《韩非子》、杂家学说。
后来侍奉梁孝王担任中大夫。
吴、楚等国叛乱的时候,梁孝王派韩安国和张羽担任将军,在梁国东边的边界抵御吴军。
张羽奋力作战,韩安国防守稳固,因此吴军没能通过梁国。
吴、楚等国的叛军被打败后,韩安国、张羽的名声从此传扬开来。
梁孝王,是景帝的同母弟弟,窦太后喜欢他,允许他自己设置国相、二千石级别的官员,他进出宫廷、游玩嬉戏的排场,超越了诸侯的标准而可以与天子相比。
天子听说了,心里不高兴。
窦太后知道景帝不高兴,就对梁国的使者发脾气,不召见他们,查究责备梁王的不当行为。
韩安国作为梁国的使者,进见大长公主并哭着说:“为什么梁王作为儿子的孝心,作为臣子的忠心,太后竟然不能看到呢?之前吴、楚、齐、赵等七国叛乱的时候,函谷关以东的诸侯都联合起来向西进发,只有梁王最忠诚,成为叛军西进道路上最难逾越的障碍。梁王考虑到太后、皇帝在京城,然而诸侯纷扰作乱,一说到这件事泪水就流下好几行,跪着送我们六个人,带领军队击退吴、楚叛军,吴、楚等国的军队因为这个缘故而不敢向西进发,并且最终失败灭亡,这都是依靠梁王的力量。现在太后却因为小的礼节而责怪梁王。梁王的父亲、兄长都是帝王,他见过的场面都很大,所以出行时清道,禁止行人来往,回来时要警戒,马车、旗帜都是皇帝赏赐的,就是想用这些在偏僻的小县里使用,在国境内让车马来回賓士,来向诸侯夸耀,让天下人都知道太后、皇帝喜爱他。现在梁国使者到来,就查究责备他们。梁王感到害怕,日夜流泪思念亲人,不知道该怎么做。为什么梁王作为儿子的孝心,作为臣子的忠心,太后却不怜悯呢?”
大长公主把这些话全部向太后禀报。
太后高兴地说:“我要替他把这些话告诉皇帝。”
说了这些话后,皇帝心结才解开了,并脱下帽子向太后道歉说:“兄弟之间不能相互督促,竟然给太后带来忧虑。”
接见了梁国所有使者,赏赐给他们丰厚的礼物。在此之后梁王更受宠爱。
太后、长公主再次赏赐韩安国大约价值一千余金的礼物。
韩安国的名声从此显赫,与朝廷创建了联系。
后来韩安国因为犯法被惩处,蒙县的狱吏田甲羞辱韩安国。
韩安国说:“死灰难道不会重新燃烧起来吗?”
田甲说:“重新燃烧就用尿浇灭它。”
没过多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朝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从囚徒的身份一跃为二千石级别的官员。
田甲逃跑了。
韩安国说:“田甲不回来就任,我就灭掉他的宗族。”
田甲于是光着膀子来谢罪。
韩安国笑着说:“你可以撒尿了!你们这些人值得我来处置吗?”
最终还是友善地对待他。
梁国内史职位空缺的时候,梁王刚得到齐国人公孙诡,很赏识他,想请求任命他为内史。
窦太后听说了,于是下诏让梁王任命韩安国为内史。
公孙诡、羊胜劝说梁孝王向景帝请求立自己为皇位继承人并增加封地,担心朝廷里的大臣不同意,就秘密派人刺杀朝中掌权的出谋划策之臣。
等到杀死了原来吴国的丞相袁盎,景帝就听说了公孙诡、羊胜等人的计划,于是派使者去逮捕公孙诡、羊胜,要求一定捉到。
朝廷的使者分十批来到梁国,从国相以下展开全国大搜捕,一个多月过去了也没有捉到。
内史韩安国听说公孙诡、羊胜藏在梁王的住所,韩安国进见梁王,并哭着说:“君主受辱,臣下该死。大王没有贤良的臣子,所以事情纷乱到这种程度。现在朝廷捉不到公孙诡、羊胜,我请求辞职,赐我一死。”
梁孝王说:“怎么到了这种地步?”
韩安国泪水流下好几行,说:“大王自己考虑一下和当今皇帝的关系,与太上皇和高皇帝以及当今皇帝和临江王相比哪个更亲近一些呢?”
梁孝王说:“我比不上他们。”
韩安国说:“太上皇和高帝、当今皇帝和临江王都是父子关系,然而高帝说‘拿着三尺宝剑夺取天下的是我’,所以太上皇始终不能处理军国大事,居住在栎阳。临江王,是当今皇帝的嫡长太子,因为一句话的过错,被废为临江王;由于建造宫室的时候犯法,最终在中尉府自杀了。为什么呢?治理天下终究不能依靠私情来扰乱公事。俗话说:‘即使是生身父母,又怎么能知道他不会变成老虎?即使是血缘兄弟,又怎么能知道他不会变成豺狼?’现在大王列于诸侯之位,欣赏一个胡说八道的奸臣,触犯了皇上的禁令,阻挠了圣明的礼法。天子因为太后的缘故,不忍心依法惩治大王。太后日夜哭泣,希望大王改过自新,然而大王始终不能醒悟。假如太后逝世了,大王还能攀附谁呢?”
话还没有说完,梁孝王的眼泪就留下了好几行,感谢韩安国说:“我现在就交出公孙诡、羊胜。”
公孙诡、羊胜自杀了。
朝廷的使者回去报告了,梁国的事情全部得到解决,是韩安国努力的结果。
于是景帝、太后就更加看重韩安国了。
梁孝王死后,梁共王刘买即位,韩安国因为犯法丢掉了官职,闲居在家。